早上6点,北庄头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早已一片繁忙景象。十几名菜农穿梭在绿油油的甘蓝田里。锋利的镰刀轻快地划过,一颗颗圆滚滚的甘蓝被整齐割下,装进泡沫箱,然后称重、封箱、装车。
“这批甘蓝都是供应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必须赶在早高峰前送到!”一位菜农表示。
北庄头村,位于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和首衡高碑店市场的商流聚集效应,如今,定兴县的种植基地面积已扩展到4000多亩,广泛种植甘蓝、豆角、茄子、黄瓜、尖椒、西红柿等数十种蔬菜,一年四季供应不断。
定兴县距离首衡高碑店市场不到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这使得定兴蔬菜采摘后两个小时内能够送达高碑店,并分发至京津冀各地的便民市场。
近年来,首衡高碑店市场依托智慧化管理系统,随时关注农产品价格指数,并通过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与商户代表一起,加强与定兴蔬菜产地的对接,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拓宽供货渠道,确保蔬菜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张华是首衡高碑店市场的一名蔬菜商户,经他档口交易的蔬菜,平均每天有3万斤左右,全部都是定兴菜。
每天清晨,定兴的蔬菜就会装车出发,经过几十公里的运输,在高碑店市场集中交易。这些蔬菜从这里出发,又迅速流向北京、雄安等地的各大超市、农贸市场,摆上居民的餐桌。
定兴蔬菜产业带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目前有数千名工人在蔬菜种植基地、中转、物流环节工作。一位村民表示,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种蔬菜,不仅能照顾家庭,收入还比以前翻了一倍多。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来说,定兴蔬菜产业带的保供作用不言而喻。在去年秋季的一次极端天气中,京津冀部分地区蔬菜供应紧张,但定兴蔬菜凭借稳定的生产和高效的物流,及时补充了市场缺口,保障了居民的“菜篮子”。
从田间到餐桌,依托首衡高碑店市场及区位优势,定兴蔬菜产业带正在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抹亮色,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