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集团动态媒体报道行业新闻政策解读社会责任

新质生产力赋能 首衡引领农批行业数智化跃迁

日期:2025.04.18    来源:首衡集团    浏览量:4116

当前,超过70%的农产品需要通过农批市场进行分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也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转型升级。

首衡集团作为中国食品流通领域标杆企业,在这场变革浪潮中牢牢抓住时代机遇,紧跟国家战略,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不断自我转型、自我发展,让这艘食品流通领域的“超级航母”能够破浪前行、勇立潮头。


农业大数据指引提升农产品供应韧性


530多万亩种植基地、与泰国、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产销合作,这是首衡高碑店市场全天候确保京津冀地区1.1亿人口农副产品供应不断档的底气源头。



作为上接商户、采购商,下联种植基地、农户的桥梁纽带,首衡集团与各大主产区的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的同时,联合商户自建基地开展各类种植,用以稳定上游货源。

大数据研判确保供需平衡基本盘。首衡围绕畅通农产品商贸流通和供应链建设,搭建了“四网”融合供应链体系,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的筛选,形成具有指导价值的农产品大数据,结合基地数据、交易数据和消费数据分析,研判农产品未来价格,为种植基地科学种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并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用市场思维引导生产种植,按照销售需求倒逼生产端升级。



种植基地拓展提升保供韧性。“市场+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既化解了农民种愁卖难的问题,更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农产品供应的韧性,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能够稳稳拎起京津冀“菜篮子”,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像首衡在高碑店市肖官营镇西垡头村的合作基地,蔬菜种植大户张国富通过与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的稳定合作,原本分散的种植单元已被整合为现代化产业矩阵,形成了从品种选育、采收标准、冷链配送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赋能构建现代流通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首衡集团拥有万余家果蔬、干副、冻品等食品流通领域的商户,很多是拥有完整供应链体系的行业头部企业。为适应农批市场转型升级,助力食品流通高质量发展,首衡和这些商户一道,积极探索构建现代流通新格局。

农批市场“触网”,打造流通新渠道。通过直播电商等创新模式,多途径扩展线上交易渠道,同时与物流公司合作提升配送的时效性,通过菜鸟网络大仓实现“当日达京津冀、次日通全国”的物流时效。



刚刚结束首衡电商培训工程成果显示,电商线上培训覆盖突破110万人次,带动高碑店市新增电商市场主体6903家;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22年的7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06亿元,预制菜、特色箱包等产业借势崛起;七大直播基地吸引135家企业入驻,上千名带货达人通过“直播助农”推动本土特产走向全国。

智慧化农批提升食品流通效率。特别是首衡智慧化管理系统成为提升流通效率、实现首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首衡高碑店市场应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平台、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电子结算等组成了首衡“智能大脑”,可以实时显示监测信息、园区车流量、价格行情、价格指数、指数点评、品类排行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的筛选,形成具有分析价值的农产品大数据。



以首衡智能进场预约系统为例,该系统是首衡市场运营管理向数字化转型重要一步,通过移动端可以轻松录入货物品类、产地、车辆等关键信息进行预约,方便市场管理提前规划车位,确保货车到达时顺畅通行,同时搭配进出场智能结算系统可以显著提升市场对进出场效率。据现场测算,车辆进出场平均通行时长已从原先的8分钟缩短至3.5分钟,效率提升高达56%,市场运营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首衡还围绕流通模式创新,重点发力智慧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多式联运”、全程冷链等业务,打造区域甚至全国性供应链中心,提高贸易效率。




智慧冷链物流为农产品“锁鲜”。首衡正加快冷链二期项目建设。整体建成后,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将扩容至50万吨,成为京津冀地区体量最大的冷库集群,进一步提高“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内生鲜农产品的仓储保鲜能力,进而为市场和商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站在新时代,首衡已将农批市场单一流通载体,扩展为以食品商贸流通业务为主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生鲜电商等配套产业,形成一个多元业务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智慧化转型让首衡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破冰逐浪,以创新引领消费升级,以变革推动乡村振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