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对2024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经济运行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了系统的部署。
乘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东风,国家级重点项目——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在12月12日正式启动运营。该项目是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首衡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型民生保障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保障民生物资供应、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保障首都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保障 统筹发展与安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项目的高质量运营指明了方向。
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介绍,项目将采用“平急两用”的运营模式:
在平时状态下,中转站项目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蓄水池”和“稳压器”,可以搞活流通,帮助前端农户种得优、卖得好;帮助后端消费者买到更加安全、新鲜、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还可以维护市场稳定。
在应急状态下,则是区域农产品应急供应的“压舱石”和“大后方”,依托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和高体量的冷链仓储设施,将全面构建从产地到城市末端的生鲜农产品保障通道,大大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市场波动,中转站项目作为托稳区域民生安全底线的“定海神针”,将发挥应急储备、及时调拨的重要作用,确保新鲜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城市的各个角落,可以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常驻人口农产品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让百姓的餐桌得到守护,让民生物资的供应得到保障。
创新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中转站项目在规划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规划理念,包括将基地建设、物流中转、商品集散等物流活动,集成规划设计,以做到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体系化、物流设施现代化、物流作业规范化和物流经营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合理规划进出动线,设计进出口分离,避免产生交叉动线,保证货运畅通。
硬件够“硬”,软件也是行业领先。项目采用了先进的信息体系,规划配套四大信息系统,即安全溯源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数据监控管理系统和结算管理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大大弥补了行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信息系统不足的短板。”首衡高碑店市场蔬菜区副总经理吴之军说。
这座京津冀地区防控技术最先进、应急保供能力最强、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永久性农产品中转调运平台,也得到了商户们的欢迎。
首衡高碑店市场商户王盼第一时间入驻中转站。他说,中转站先进的仓储设施、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科学合理的市场布局,将极大地提升蔬菜存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在应急时刻,新鲜的蔬菜能够快速、精准地配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旦国家有需要,我们定会积极响应,优先调配物资,不计个人得失,与各方力量协同作战,为保障消费者菜篮子稳定供应贡献全部力量。”王盼说。
扩大投资 营商环境强信心
今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鼓励企业扩大投资、稳定就业。
作为一个总投资5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的庞大工程,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项目在2024年上半年开工,当年即启动运营,离不开项目所在地——高碑店市党委、政府打造的良好的营商环境。
高碑店市政府三级调研员刘光辉介绍,一直以来,高碑店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和发展诉求,全力保障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环保管控等关键要素,为包括首衡集团在内的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也表示,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高碑店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让企业可以坚定信心扩大投资。
“接下来,首衡集团还将继续围绕在河北构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的核心定位,持续抢抓战略机遇,陆续在高碑店启动建设河北保定高碑店铁路物流基地一级工程、智慧冷链物流园二期等重大项目,以食品流通行业领航者的责任担当,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与民生保供、乡村振兴等社会事业的融合发展。”魏树俭说。